2006年9月7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副刊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自留后路
赵畅

  人,活在世上,不得不考虑自留后路。
  亚马逊河热带雨林中有一种叫蚁熊的动物。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蚁兽,每天要吃掉1.6万只蚂蚁。然而,它吃蚂蚁时绝不斩尽杀绝,刨开每一个有成千上万只蚂蚁的蚁穴,蚁熊只吃其中一小部分,最多为500只,然后,径自去寻找下一个目标。蚁熊明白,要使自己的种群生存下去,就必须有蚂蚁家族的生生不息。
  蚁熊尚且知道为自己留后路,作为人类,该作怎样的反思呢?
  君不见,随着城镇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,公众日常生活产生的种种废弃物,成为与生产“三废”并驾齐驱的新的环境杀手,并且将不可避免地与日俱增。除了迅猛增加的汽车尾气外,卫生间排出的生活污水,厨房里倒出的生活垃圾,以及各种各样的电子垃圾,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河、天空与土地,毒害着我们的健康。此外,臭气熏天、越堆越高的垃圾山,以及大都市里日益严重的堵车,也在提醒着人们:片羽沉舟、聚沙成塔,不再是寓意丰富的成语,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写照。如果我们不自觉行动起来,去改变旧习、培养新规,多一份节制、少一些放纵,那么,我们迟早会遭到报复。
  更触目惊心的是,年初一场漫卷北方广袤大地的滚滚黄尘,便是来自大自然的悲歌和警示,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再次抗议。是啊,我们对大自然的欠债太多了,甚至欠下了子孙债。如果我们熟视无睹,依然故我,那么,终将自断生存发展的后路。
 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,便意味着人类要为自己留后路。最近读到一则“故事”,很让人受启发: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边常常会有很多柿子园。但每年整个采摘过程结束后,有些熟透的柿子也不会被摘下来,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。因为每到冬天,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。有一年冬天,下了很大的雪,几百只喜鹊找不到食物,一夜之间被冻死了。第二年,待开花结果时,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。柿子刚刚长到指甲大小,就都被毛虫吃光了。从那以后,每年秋天收获柿子时,人们都留下柿子。喜鹊仿佛感恩似的,春天也不飞走,整天忙着捕捉虫子,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。给自然留后路,是不是意味着给人类自己留后路呢?
  人与自然若此,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。“非典”之时,曾经很多人嘲笑香港人戴口罩是紧张过度,但香港人说,第一,我戴不戴口罩,关你什么事?第二,我戴上口罩,不光是为自己,也是为别人。是的,如果每个人在保护自己的同时,也考虑保护别人,那么最终自己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。这不就是对自留后路的最生动诠释吗?
  自留后路,有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让步和牺牲。前不久,伦敦周围各郡大面积的房屋建造计划被冻结,约2万间房屋的建设受到影响。这一举措是为了保护3种稀有鸟类。伦敦所在的英国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,被称为“英国的加利福尼亚”,新建住房需求十分强劲。因此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产生矛盾的情况下,英国地方政府这种自留后路的做法,不是很明智,很值得我们借鉴吗?